首页 > 要闻 >

夜雨丨朱一平:深山种菇女_世界快播

发布时间:2023-05-02 09:17:12 来源:上游新闻

深山种菇女

文/朱一平

闰月初春,杏花雨后的温润阳光,时有时无地照在涪陵区马武镇文观村辽阔的田野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位体健貌端的姑娘提着一只桶,快步走在田埂上。最初我以为她是这里的打工妹,随后得知她就是吴小敏——当地一家农业公司的掌门人。

她刚采摘羊肚菌归来。今年37岁的她,已经在故乡的土地上种植羊肚菌近六年,从2018年的10亩到如今流转土地2800亩,这样巨大的跨度,她是怎么做到的?

小敏15岁便到新加坡求学,高中毕业后,回到国内边学习边在旅行社当导游,后由业务员做到管理层,被旅行社派往国外站点,先后在迪拜、美国、加拿大工作生活多年。

从豆蔻年华到三十而立,小敏历练成亭亭玉立有知识有主见有决断的现代女性。从小务实的她,依旧拼命工作,努力挣钱,并关注国内新闻、家乡动态。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敏在英国的一个农场,第一次看到羊肚菌标本。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些羊肚菌形如一把把微型的英国绅士小伞,俏丽地插在松软的土壤中,多么可爱啊!

她蓦然想起遥远的涪陵马武山野,每到春风化雨、太阳温柔的季节,在松林坡上竹林深处,便会悄然生出可爱的菌菇,松树菌、刷把菌、青冈菌……这些大自然的小魂灵,形态各异,平时不见一丝踪影,待到忽晴忽雨的潮湿天,它们便悄然而至,怯生生羞答答地在青松的根部、灌木丛中、青冈树旁冒出,乖巧娇嫩,让人心生怜爱。

小敏想家了。在得知羊肚菌是世界公认的具有药补性质且口感好的食用菌后,她感觉心田有粒种子在蠢蠢欲动,那颗悸动的心冥冥之中有了方向。

2018年,故乡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孝敬的小敏立刻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文观老家。她守护在床前,望着劳累沧桑的父亲,心好痛。老人的生命长度在一天天缩短,小敏突然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决定留在父母身边,留在曾经“嫌弃”的故土,重新做农民。

在国外工作时,小敏曾多次回乡看望家人,了解到国家对农村进行的扶持政策。每次回乡,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她很开心。

但是,她也看到家家户户的年轻人为了盖房修楼,为了孩子到大城市读书,如同当年的她,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赚钱,村子里留下的都是妇女儿童老人。最让她触目惊心的是,文观村那些祖祖辈辈精心耕耘的良田在逐年撂荒,长满了野草。

没有了耕种的生命力,这些宝贵的田地就会荒芜,将会死去。小敏和这片土地血脉相连,不忍心让这片土地断了根脉。她决定要做80后新时代农民,在这片土地上,带领乡亲们,为振兴乡村而劳作。

那天上午,小敏带我们躬身进入拱形的塑料大棚——羊肚菌们的家。大大小小的羊肚菌展劲地生长着,润泽泽活泼泼如同戴着小尖帽的顽皮小矮人。小敏蹲下,用指尖轻触它们,如同爱抚襁褓中的婴儿,如同白雪公主与小矮人嬉戏。

别看这小小巧巧的羊肚菌,如今它已是马武镇的特色产业之一,仅小敏公司栽种的,去年产量就达到10万千克左右,产值达1000余万元。村民们惊叹:黄土地上长出了金子!

小敏可不是吃独食的人。早在几年前,在最初的10亩地小范围试验成功后,她就在流转的土地上大面积进行种植,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带动50余户农户参与,吸纳了120名村民到基地务工。

那天我们就看见好几个脸色红润衣着光鲜的农妇,在收获完羊肚菌的地里拆大棚、扛竹竿,腾出地来种水稻,实行“稻-菌”轮作模式。

其实,小敏也不是天生会种蘑菇。多年的闯荡,她深知,隔行如隔山,必须从头学起。为此,她专程前往四川省农科院和湖北省农科院,了解羊肚菌的种植条件,细心观察其生长过程,并根据家乡气候土地特点,向专家一一讨教。她还参加了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买来专业书籍细读钻研,利用庞大的网络学习。

当塑料大棚搭起来,羊肚菌丝和营养袋也到位了,小敏就和乡亲们蹲在深耕细耘过的松软土壤边,小心翼翼放置菌丝。当地面布满蜘蛛网般的菌丝时,他们就将营养袋的孔口紧贴地面。这样,菌丝就会像婴儿寻找母乳,寻寻觅觅地游向营养袋,贪婪地吮吸精华,然后,这些小魂灵便会撑起杆与伞,如雨后春笋密密麻麻地冒出地面。

羊肚菌大棚外,一株鲜嫩的蒲公英盛开着几朵鲜黄色花朵。望着活力十足的小敏,我觉得她就像这蒲公英,疾风曾经将她带到异国他乡,多年后,她又自觉自愿地逆风而返,重新落脚家乡土地。

站在田埂上,小敏披着明媚的阳光,意气风发,她饱满的灵魂和高扬的理想,已经深深植根在这广袤的田野。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