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理论。建构主义是一个较为复杂、正在发展的学习理论,考试过程中不排除有涉及建构主义的的各种流派,希望同学们进行了解。
(相关资料图)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1.因时而变(可变性)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比如:“地心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大约将近2000年的时间。到了16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观测对当时的“地心说”提出了挑战。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叫做“日心说”。
2.因事而变(情境性)
知识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比如:水可以灭火吗?有的情境下是可以的,但是油锅着火时不可以用水来灭火。
3.因人而变(主观性)
学生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对命题的理解,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对相同的命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1.学生经验的丰富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比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2.学生经验的差异性
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比如:不能按着马的头喝水;传统应试教育中,老师一言堂,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导致低能。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比如:通过学习小组,擅长数学和与擅长语文的相互帮助。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比如:学习减法之后,去超市购物加深理解。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